“单说一个格物,这格物应该还有细分几重境界……”
吴有缺不知道,无从得知。
读王阳明就不得不读朱熹,读黄润玉。
儒家的发展是承上启下的,像电脑软件一样不断的更新,在过去圣贤的基础上开枝散叶,更新迭代。
这也是儒家能一直生存下来的根本。
朱熹奠定了格物的基础,认为万物皆有其理。
朱熹的这个理,跟西方的科学道理不同,华夏人的道理是人心,是人性,万事万物总能找到与人心、人性相通的特点。
明朝初年,黄润玉对格物的‘格’提出不同见解,他认为格物应该是‘合格’。
合于我心之格。
具体细化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,对事物的评判也会迥然不同。
同时社会也有公认的判断标准,也就是社会公德。
黄润玉提出来的格,更加具体。
但是黄润玉的说法并不完整,他具体了格物,却并未阐述致知。
直到明朝中期王阳明,提出致良知,彻底诠释了格物致知四个字。
格物致知在朱熹这,属于是开辟了第一个阶段,致知是知识,是人心,也是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