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北京,不如说北京选择了我。
我出生在长江边一个三线小城,而妈妈却生在北京。她在部队大院长到13岁,70年代初跟外公外婆离开北京,才来了这个小城市。
我从小就不会说当地的方言,从学说话起,家里所有人都只跟我说普通话,哪怕爸爸是本地人,跟我也只讲普通话。
有时候我很困惑。
“妈妈,为什么我们家都不讲方言?”
“因为你外公外婆都不会。”
“可是你会呀!”我妈妈,她可以说得很地道。“为什么也没教我?”
“你不用会,你只要讲好普通话就行了。”
她不知道的是,有时候我也很孤独。不会当地方言,意味着别人看你永远是外地人,我常会因自己讲普通话而感到而难以合群。在学校,老师同学跟我讲话也会自动切换成普通话。我可以听懂方言,但从未讲过,有时候想要开口却因为说得不地道被同学笑话,也就羞于再说了。
不会讲方言这件事,好像时刻在提醒着我:自己不属于这里。